精选分类 男生 女生 书库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 > 尊师孔仲尼 > 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来教你怎么代齐(4K)

尊师孔仲尼 第一百六十一章 我来教你怎么代齐(4K)

作者:役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6-01 23:52:13 来源:起点中文网

酒过三巡,田恒、宰予和子贡也彻底放开了,他们敞开衣服举杯高歌。

子贡的小脸红扑扑的,他举杯唱起了《诗》中的《鱼丽》,借此感谢田恒的款待。

“鱼丽于罶,鲿鲨。君子有酒,旨且多。”

宰予则抬起筷子夹起切成薄片的鲂鱼片,将生鱼片放进自己带来的酱油中涮了涮,随后放在嘴里咀嚼品味,肥厚鲜美的滋味儿在口中蔓延扩散。

这让他同样忍不住赞道。

“鱼丽于罶,鲂鳢。君子有酒,多且旨。”

田恒听到他俩吟诗,也笑着引用《诗》中的《鹿鸣》,来吹捧二位来客的品德。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语罢,三人相视大笑,田恒一边夹起鲂鱼片在酱油中涮着,一边开口问道。

“宰子,您带来的这酱油实在是世间不可多得的美味,用它来涮鱼片,这滋味儿可要比蘸盐粒好吃多了。”

宰予听他这么喜欢酱油,哈哈笑道:“既然田子这么喜欢,回头我便让商队来齐国贩书的时候,再给您捎上一点吧?”

“这……这不大好吧?”

田恒醉眼朦胧道:“酱油的酿造成本,恐怕并不便宜吧?我没有任何功劳,怎么能接受如此昂贵的馈赠呢?”

“欸……您这么说就不对了。”

宰予道:“我听说北方有种叫做蟨的虫兽。

它的前脚像老鼠的脚,后脚像兔子的脚,因为这种体型,所以它的行动很不方便。

这种虫兽非常爱护蛩蛩和巨虚。

当它食到甘美的嫩草时,它一定要嚼碎了去喂蛩蛩和巨虚。

而蛩蛩和巨虚看到有人来了时,也一定要背着蟨一起走。

蟨不是天性就爱护蛩蛩和巨虚,而是因为它要借助它们的脚才能行走。

蛩蛩和巨虚也不是天性喜欢蟨,而是因为蟨得到甘草总是会喂它们。

像是它们这样的禽兽昆虫尚且还知道相互扶持、倚重、报答,何况是对于想要在天下间建功立业的士人君子呢?

我的夫子曾教导过我:君子施舍恩德给别人,不应要求别人感激。君子受到别人的恩惠,却一定要记得报答。

现在您款待我与子贡,不要求得到我们的感激,这便是君子般的行为了。

但即便您不要求感激,我们又怎么敢不去回报呢?”

田恒听完这话,不由大笑道:“既然宰子您都这么说了,我又怎么敢毁坏您的德行呢?

我现在愿意接受您的酱油,以此来成全您的君子之行了。”

宰予听到这里,心里稍稍松了口气。

田恒虽然不要他回报,但他又怎么敢不去回报呢?

能够互利互惠的,叫做合作伙伴。

单方面接受人家的好处,那和臣属下仆又有什么区别?

他现在不想着偿还田氏的付出,等到有朝一日他们索取回报时,他又怎么能拒绝呢?

田恒望着宰予的衣装,忽然开口道:“不过,我既然接受了您的酱油,也总该还礼。

虽然我这么说有些冒昧了,但您贵为鲁国大夫,但这一身穿着未免寒酸了些。

您何不让自己看起来富贵些呢?”

田恒刚说完,便拍了拍手,大声唤来下仆:“来人呐!去替我取上把冰纨、绛绸、彩锦各取十匹,送与宰子和端木子!”

宰予和子贡听到这话,端着酒爵的手都抖了一下。

冰纨、绛绸、彩锦,这都是齐国最为精美的布料。

冰纨薄如蝉翼、质感轻柔,绛绸则是提炼困难、纺织费力,至于彩锦更是集齐国纺织业之大成的产物。

这些东西价格昂贵无比,甚至堪比爰金。

宰予的酱油就算再贵,也只是属于昂贵日用品的范畴,其价值怎么能与这些顶级奢侈品相比拟呢?

面对田恒层出不穷的糖衣炮弹,宰予冷静应对。

他缀着三分醉意,笑着抬手劝阻道:“田子,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想要的富贵,并不是衣着上的富贵,而是君子的富贵啊!”

田恒不甚在意道:“二者有什么不同吗?”

宰予道:“所谓君子的富贵,就是借东西给人家,不要人家感恩戴德,也不向人家索取。

给人家东西吃,不使唤人家,也不奴役人家。

家人爱戴他,邻居喜欢他,不肖的人也能受到感化,前来侍奉他。

大家都希望他能够长寿快乐,祝愿他不为忧患所困扰,这就是君子的富贵了。”

田恒听到这话,原本想要强请宰予接受礼物的心思也熄了。

或许是酒喝多了,他竟发自真心的赞了一句。

“欸……是我把您想的小人了啊!您这样深谙君子之道的人,怎么会被这些浮华的外物困扰呢?”

宰予见到他有些醉了,于是便灵机一动,趁机给他戴高帽,向他灌输‘仁政’的思想。

“我哪里是什么君子呢?在我看来您这样的人,才是更接近君子的人啊!”

田恒笑问:“喔?此话怎讲呢?”

宰予道:“我听说,臣下得到了主君的赏赐不去报答,反而苟且营私趋炎附势,这是祸害的根源。

主君不赏赐臣下的功劳,害怕失去自己的利益,这同样也是乱的根源。

所以说祸乱的根源,是由于不懂得施加恩惠和不懂得报答而产生的。

把恩惠施给君子,君子就能得到幸福。把恩惠给小人,小人能为你尽力。

把恩惠给一个人,能使一个人活下去,把恩德给上万人,能够使得整个国家都仰慕您的德行。

恩德不分大小,怨仇也不分大小,给别人好处会得到幸福,和别人结怨会招来灾祸。

所以说,怎么可以不多行仁德之举,从而除去怨仇呢?

从前武王伐纣前,与士卒们在孟津盟誓,武王作下《泰誓》。

《泰誓》中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上天的所见,都是来自民众的所见,上天的所闻,都是来自民众的所闻。如果百姓有什么过错,这都是我作为君王没有引导好的责任。

武王将功劳施予民众,而把过错一人独揽。

于是,士卒们都愿意为武王效死命了。

《泰誓》中又说:予克受,非予武,惟朕文考无罪。受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无良。

这次如果我战胜了纣,不是我勇武,是因为先考文王没有过失。如果纣战胜了我,不是我的先考文王有过失,而是因为我这小子不好。

武王将功劳施予鬼神,而把过错一人独揽。

于是,就连鬼神也愿意襄助武王了。

武王作完《泰誓》,便率领战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徒卒数万人渡过大河。

王师于甲子日抵达战场,与纣王的军队在牧野决战。

太公领受王命,率领数百甲士为前导,击溃殷商先锋。

武王亲率中军突入敌阵,战鼓雷动,王师斗志高扬。

殷人前阵由食不果腹的奴隶组成,他们本就对纣王心怀怨恨、毫无战意。

此刻见王师已至,更是斗志全无、一触即溃。

他们纷纷倒戈相向,跟随王师攻向那些在后阵督战的纣王亲卫。

牧野之战,王师势如破竹,翌日便攻入朝歌,纣王登上鹿台,**而亡。

多施仁义,必有德报。

多行不义,必然自毙。

我听说田氏在齐国多行仁义之举,体谅民众的难处,这就已经可以说得上是君子了。

如果还能够明晰过失,减轻民众受到的罪责和刑罚,

那么,又何愁得不到民众的帮助,何愁得不到鬼神的垂怜呢?”

田恒听到这句话,忍不住惊叹道:“您果然是位少有的博学之士啊!

得到酱油的快乐,不过是口腹之欲上的快乐。

而得到您指教的快乐,却是能够荫泽子孙、传扬万代的快乐啊!”

宰予谦虚道:“您真是客气了。”

田恒听到这里,感觉能得到宰予的指点,实在是机会难得,于是他忍不住继续请教道。

“可您刚才只是谈到了周的得与商的失,我能否继续向您请教更早以前的得失呢?”

“更早以前?”

宰予慢声道:“更早的年代太过古老,我的学识不高,德行浅薄,不敢妄议那些上古时期的先贤。

不过如果您坚持要问的话,我也只能借用老师对我的教导,谈一谈夏、商、周三代各自用来治理天下的礼仪与方法了。”

田恒闻言喜道:“还请您指点。”

宰予道:“夏人的治国之道是尊重君王的政教,他们虽然敬奉神灵,但却并不过分亲近。

夏人亲近自然,讲究人情而性情忠厚。

夏礼把俸禄放在第一位,而把威严放在第二位。把赏赐放在第一位,而把刑罚放在第二位。

因此,他们的政教可以亲近却无法得到尊崇。

所以到了夏人政教衰败的时候,它的百姓就变得愚昧而无知、骄横而粗野、鄙陋而缺乏修养。

殷人则尊崇神灵,凡事都要以神灵为先。

君王作为表率,率领百姓共同敬奉神灵。

殷礼把神灵放在第一位,而把礼仪放在第二位。把刑罚放在第一位,而把赏赐放在第二位。

因此,他们的政教严格而无法被民众亲近。

所以,到了殷人政教衰败的时候,它的百姓就变得好勇而斗狠,欺强而凌弱,心意放荡而鲜有羞耻。

而周人的治国之道,讲求尊崇礼法,看重给予与施恩惠。

周礼虽然敬奉神灵,但却不把它当作唯一标准,使用法令,但又接近人情、讲求仁厚。

它的赏罚办法既不同于夏,又不同于殷,唯以爵位的高低作为轻重的标准。

因此,他们的政教宽紧不一,上至天子诸侯,中到诸卿大夫,下到士人庶民,时而亲近、时而远离。

所以,到了周人政教衰败的时候,它的百姓就变得贪利而取巧,花言巧语而大言不惭,互相伤害而各自欺骗。

这大概就是三代以来,各自的得与失吧?”

宰予说完了这段论述,田恒端着酒爵,瞪大了眼睛,半晌没有说出话来。

安静的氛围之中,子贡的呼噜声骤然响起。

田恒听见这呼噜声,哈哈大笑着说道:“唉呀,看来今天的确是喝得有些多了。你看,端木子都已经睡着了。”

他这话说完,却久久没有人回应。

田恒扭头一看,越来宰予也闭上了眼睛,他同子贡靠在一起,两人的呼吸声一起一伏,显然都已经不胜酒力,沉入梦乡去会见周公了。

田恒见了,端起酒爵又轻轻抿了一口,然后才微笑着招呼道:“来人呐!”

门外走入几名下仆:“主人。”

田恒摆手道:“去,给宰子和端木子安排两个房间,送他们过去睡下吧。”

下仆们搭着宰予和子贡的胳膊,将他们给抬了出去。

田恒目送着两人离开,嘴中还在回味着酒水的余味。

但还没等他品味清楚,偏厅的后门中忽然走出一个拄着拐杖满脸老人斑的白胡子老头。

那正是他的父亲田乞。

田乞步履蹒跚的走到田恒身边,缓声问了句:“这个宰予和端木赐,你怎么看?”

田恒见父亲来了,赶忙起身行礼,随后又回想了一番宰予说过的话,这才慎重的给出了一个评价。

“他们虽然是孔仲尼的学生,但他们的理念似乎与他们的老师有所不同。”

“与鲁国那只瞻前顾后的虎比起来如何呢?”

田恒想了想:“他们比那只虎更敢于做选择。”

田乞沉默了一会儿,又问:“那与鲁国那三棵扎根已久的参天巨木比呢?”

田恒笑道:“那三棵树已经没有继续生长、遮蔽天空的愿望了。”

田乞扭头问道:“那他们就有吗?”

田恒摇头:“也许有,也许没有。但这些都不重要。”

老头佝偻着背,咳嗽了一声:“何出此言啊?”

田恒回想起方才宰予对于夏商周三代礼法的论述,脸上绽放出一丝笑容。

“因为他们不喜欢周礼。”

“不喜欢周礼?”

老头田乞提着拐杖用力的杵了三下地面,发出砰砰砰的响声。

“孔仲尼的学生,居然不喜欢周礼。这倒也可以算作是一桩奇闻了。”

“父亲,那您看?”

田乞转过身子,老迈的身躯一步一步地慢慢离开了田恒的视线,只留下他浑浊的嗓音依然在堂内回荡。

“我田氏最喜欢的就是交友,既然是鲁国来的朋友,那你就帮一帮他们吧。”

------题外话------

所谓读者的富贵,就是投票给作者,不要作者感恩戴德,也不向作者索取更新。

给作者打赏,不使唤作者,也不奴役作者。

本站的作者爱戴他,外站的作者喜欢他,太监烂尾的作者也能受到感化,前来开新书了。

大家都希望他能长寿快乐,祝愿他不被忧患所困扰,这就是读者的富贵了!

——节选自《宰予日记》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