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最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明手握国运树家兄皇长孙 > 第36章 大明与大宋,坐龙椅的皇帝不一样(求收藏,鲜花,评价票!)
加入收藏 错误举报
换源:

大明手握国运树家兄皇长孙 第36章 大明与大宋,坐龙椅的皇帝不一样(求收藏,鲜花,评价票!)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听小孙子说问题出在制度上。

老朱的心情依旧没有好转。

“制度不也是咱这个皇帝制定的吗?”

朱允熥摇了摇头,说道:

“咱大明现在实行的税收包括田赋、商税,还有户籍税,也就是人头税。”

“这种税制自古有之,皇爷爷也不过是总结前人经验罢了。”

老朱点了点头,“你的意思是,问题就出在这税制上?”

“没错。”朱允熥继续解释:“更准确的来说,是出自人头税上。”

“咱们就以两家普通农户来打比方。”

“两家人口一样,都是五口人。”

“但是,一家有十亩田,另一家只有五亩,等到缴完了田赋税,哪一家剩的粮食比较多?”

大哥朱雄英脱口而出,“当然是地多的余粮多。”

朱允熥点头,“没错,咱们再打个比方,地多的那户人家还剩十石粮食,而地少的那家还剩五石。”

“这两家人每人只需一石粮食就能养活,地多的那家全家吃饱了还多出5石粮食,地少的那家刚好够分。”

“但是,别忘了,还有人头税没交呢。”

“而且人头税是一样的,与地多地少无关。”

“咱就按每户两石算,缴完税后,地多的那家依旧还有余粮,而地少的那户已经有人没有粮食吃了。”

一家人都陷入了沉思,似是有所明悟。

就在这时,朱允炆突然捂着小脑袋哀嚎了起来。

“啊啊啊,我好像要长脑子了!”

他小小年纪,也没怎么学过算数,听的有些吃力。

朱标上去就是一巴掌,“闭嘴!”

他刚想出点头绪,突然就被这个傻儿子给打断了。

这时,朱允熥再次开口。

“这还没完,那地少的人家粮食不够,又不想卖儿卖女,怎么办?”

老朱沉着脸接道:“找大户借。”

“对,找大户借。”朱允熥继续说道:“但是,地就那么多,每年收的粮食都不够,债越来越多,总有还不上的一天。”

“还不上了怎么办?只能拿田地抵账,等到地也没了,就只剩卖儿卖女这一条路了。”

老朱皱眉想了半天,突然摇了摇头。

“不对,你这例子举的太极端,这只是少数个例。”

朱允熥毫不客气的回怼,“极端吗?那为何会有那么多人卖儿卖女?”

老朱哑然,不知如何反驳。

是啊,如果是个例,牙行那些女人孩子都是哪来的?

朱允熥继续说道:“咱们还没算那些意外情况呢。”

“比如原本手里的地交完税后,依然能养活全家,但赶上欠收的年景,剩的粮食突然就不够了。”

“不管地多地少,年景好坏,人头税照交。”

“再比如遇见火灾,烧了粮食。”

“还有水灾,旱灾……”

“停停停,够了!”

老朱被他说的有些心烦意乱,不满的问道:“那你的意思是让咱取消这户籍税?”

这户籍税可是大明主要税收之一,一旦取消,财政怎么办?

朱允熥坚定的点头,“对,非取消不可!”

“孙儿再给您举个例子!”

见这小子没完了,朱标一瞪眼,“够了!”

老朱却是摆了摆手,“让他说!”

朱允熥换了个姿势,活动了一下。

“咱就拿那户地少的人家来说,有什么能让余粮多剩一些的办法吗?”

朱雄英不确定的说道:“逃税?但那是触犯大明律的啊!”

朱允熥笑道:“不,有不犯法的法子。”

“在咱大明,王公大臣,勋贵士大夫,有功名的读书人,还有那些士绅大族,这些人是不需要缴税或者可以少交的。”

“普通农户想要少缴税,可以把田产挂靠在他们身上。”

“如果遇到有善心的大户还好,双方都得了好处,只有朝廷损失点税收罢了。”

“但,这些大户中,总会有一些贪婪的,等百姓把地过户到他们名下,直接来个抵死不认,强占民田。”

“再来个官商勾结,那些丢了田地的农户有几个能把地要回去的?”

老朱幽幽的吐出四个字:“土地兼并!”

他知道,这小子说的是事实。

当初制定税收政策,也是借鉴前朝经验,求的就是一个稳妥。

至于勋贵士大夫的税收优惠,也是想着需要这帮人帮着治理天下的考量。

所谓的贵族特权,历朝历代都有。

作为底层打上来的皇帝,他也看不惯,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朱允熥继续输出。

“这税收的弊端,短时间看不出什么,如果加以限制,倒也能维持一段时间。”

“但时间久了,总有爆发的一天。”

“历朝历代,凡是王朝末世,多半都是土地兼并横行,财富集中在极少数人手里,留下的只有更多的民不聊生。”

“所以,皇爷爷,您要想让我大明千秋万代,这税制是一定要改的。”

老朱深吸一口气,这里面的道理,他懂。

“你小子说了这么多,难道你有法子?”

他也就是这么一问,历朝历代都没人解决的难题,一个五岁的娃娃能有啥办法?

却见朱允熥自信一笑。

“四个字,摊丁入亩!”

太子朱标精神一震,“你的意思是,把人丁税均摊到田赋当中?”

“正是。”朱允熥点头继续说道:“如果不是咱大明财政紧张,按我的意思,最好直接取消人丁税,谁让咱大明穷呢?”

税制改革要考虑实际情况,步子不能迈的太大,否则容易扯着蛋。

现在的大明财政本就紧张,若是一下少了一个税收来源,财政遭不住。

“不单单是均摊人丁税,而且还要按照土地多寡来征税,地多的多缴,地少的少缴。”

“最重要的是还要让那些士大夫和士绅豪强一起缴税,他们不是喜欢兼并别人的土地吗?好啊,缴税就行,地越多,税越重。”

老朱琢磨了一下,脸上逐渐浮现一抹喜色。

朱标却是面色大变。

“不可,你知道这么做会触动多少人的利益吗?搞不好会出大乱子的。”

“北宋王安石变法是什么下场,你没听说过吗?”

新政的推行,总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阻力。

尤其是要损害一些人利益的时候,那些人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所以历史上,大多变法都是无疾而终。

即使那些成功的,也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朱允熥淡定的说道:“咱大明和大宋有一点不同。”

老朱目光微亮。

朱标却是疑惑问道:“有何不同?”

朱允熥冲着老朱一咧嘴,“坐龙椅的皇帝不一样!”

……

(PS:求收藏,鲜花,评价票,请各位大佬多多支持)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