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最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明手握国运树家兄皇长孙 > 第35章 老朱有些遭不住了(求收藏,鲜花,评价票!)
加入收藏 错误举报
换源:

大明手握国运树家兄皇长孙 第35章 老朱有些遭不住了(求收藏,鲜花,评价票!)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35章问题出在制度上(求收藏,鲜花,评价票!)

朱允熥拿着一颗土豆,耐心的给老朱解释。

“这是土豆,营养价值比地瓜还要高,而且这东西可以当主食,也可以用来炒菜,就是不能生吃,有轻微毒性。”

“尤其是发了牙的土豆,千万不能吃。”

一听这东西能当主食,老朱更激动了,紧张的追问道:“产量如何?”

在他看来,能当主食的,就像麦子和稻米那般,产量怕不会太高,。

朱允熥伸出一只巴掌。

老朱目光一暗。

“500斤吗?那也有3、4石了,也不错。”

现在大明的土地,如果是种稻米或者小麦,每亩地能收两三石,大概有个三百来斤的产量,就算好年景了。

亩产五百多斤,想都不敢想。

主粮能打这些,也不算惊世骇俗。

却见小孙子摇了摇头。

老朱瞬间瞪大了眼睛。

“不会也有五千多斤吧?”

见朱允熥点头,老朱手捂胸口,觉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朱标见状,赶忙帮着老爷子顺气。

“父皇,您可要挺住啊,您要是有个三长两短……”

老朱一把将好大儿推到一边,“滚你娘的,你是盼着咱早点走,你好继位?”

一颗土豆飞了过来了,马皇后怒道:“朱重八,你骂谁呢?”

老朱悻悻的陪着笑:“口误,妹子莫怪!”

缓了缓神,虽然喘着粗气,脸上的笑容却是越来越浓!

朱标也凑上前,父子俩看着满地的粮食,嘿嘿嘿的在那傻乐。

朱允熥鄙夷的瞪了这两个没见过世面的爷俩一眼。

幽幽的说道:“皇爷爷,您先别急着乐,这还有呢。”

说着,直接打开一个麻袋,抓起一把玉米粒。

“这是玉米,也是主粮。”

“耐储存,用途广,不仅人可以吃,用来养牲畜、喂战马,都是极好的饲料。”

“不过亩产稍微低了点,也就1500来斤。”

话虽然这么说,但朱允熥认为,玉米是这里面最重要的。

用途广泛,以后还能用来酿酒,生产酒精。

老朱终于有些受不住,一把扶住好大儿的肩膀。

“也……也就1500来斤?”

“标儿,快,扶咱出去透透气!”

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粮食产量,在这小子嘴里,竟然还有些不满意。

三种高产新粮砸下来,老朱彻底遭不住了。

……

屋外,院子里。

朱标不知从哪拖出来一根烂房梁。

一家子整齐的坐在上面,眼巴巴的盯着面前那座装粮食的破屋子。

“允熥啊,这些粮食都是哪来的?”

老朱终究还是问出了这个问题。

朱允熥早有准备,淡定的解释道:“之前在大街上遇见几个红毛蛮子,说是南洋来的商人。”

“千里迢迢来咱大明做买卖,半路遇上了大风,货都毁了,就剩这点口粮,房租都交不起。”

“我见他可怜,就给了他几十两银子,帮他找了条船送他回老家。”

“当时跟我吹嘘这粮食多值钱,我就顺便连这粮食和院子都买下来了!”

“哦,对了,这是耕种之法。”

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沓泛黄的宣纸。

做戏做全套,为了让这粮食出现的更合理一些,他可是费了不少功夫。

老朱接过来一看,发现上面记录的非常详细,玉米怎么播种,土豆如何催芽,地瓜怎么育苗,统统都有介绍。

而且上面还配了一些简易图画,一看就能明白。

“好啊,咱的好孙儿,你这不是买的粮食,你这是给咱大明买了一场滔天气运啊!”

一旦这些粮食推广出去,这天下要少饿死多少人?

老朱激动的捧着那几张纸,看完后递给朱标。

目光看向那屋子,又叹了口气。

“哎,这粮食若是早个几十年出现该有多好。”

“咱小的时候,别说吃口粮食了,就是草根树皮都快没得啃!”

眼见这老爷子又要追忆以前的苦日子。

朱允熥赶忙说道:“皇爷爷,那时候主要原因是**闹的,有这粮食,您没地也白搭啊?”

老朱微微一愣,随即回过味来,苦笑一声。

“是啊,连块埋人的地方都没有,种子再多有啥用?”

“都是那该死的蒙元闹的,那帮鞑子就没把咱汉家儿郎当人。”

“所以啊,咱得了这天下,就怕百姓吃不饱,你小子说要让大明百姓丰衣足食。”

“原本咱还以为是吹牛,现在看来,也不是不可能?”

对此朱允熥深以为然。

后世野猪皮只靠一样地瓜都能打造出个盛世。

如今三大高产粮食齐聚,那还不起飞喽!

不过朱允熥还是决定给老朱泼一盆冷水。

“皇爷爷,孙儿的意思是,有了种子还不够,还要让百姓有地!”

“就像蒙元时期,百姓无地,有种子也白搭。”

老朱眉头皱了起来,“你小子啥意思?开国之初咱就给百姓分了地,直到现在依旧鼓励农人开荒!何来无地一说?”

对于小孙子的质疑,老朱是很不满的。

作为一个穷苦出身的皇帝,他深知民间疾苦。

而且带有浓重的小农思想,知道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

所以建国后颁布了许多政令,就是为了保证农民有地可种。

他认为自己已经尽力。

现在听自家小孙子的意思,好像他老朱亏待了百姓一样,怎会高兴?

朱允熥不顾老朱难看的脸色,问道:

“远的不说,咱就说最近牙行那事,那地牢里关着的女人和孩子,有多少是被父母卖掉的?”

老朱面色一变,看向朱标。

朱标支支吾吾的说道:“有……有不少!”

看他的表情就知道,比例肯定还不低。

朱允熥继续说道:“子女都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亲骨肉,若不是逼的活不下去了,谁舍得卖给别人?”

老朱铁青着脸,争辩道:“这种事自古有之,又不是咱大明独有!”

朱允熥点头,“您说的对,自古卖儿卖女这种事屡见不鲜。”

“但,为何会有这么多百姓活不下去呢?”

“那些好吃懒做败光家产的,还有那些家中突发意外的咱先不管。”

“我相信这里面很多都是因为家里的地没了,否则但凡有几亩薄田,也不至于活不下去。”

老朱再次看向朱标。

朱标只感觉额头上都是冷汗,硬着头皮说道:“是有一些生在庄户人家,家里养不活。”

庄户人家养不活孩子,要么无地,要么地太少。

问题还是出在地上。

老朱面色愈加阴沉,难道自己这个皇帝做的还不够好?

眼看火候差不多了,朱允熥话锋一转。

“其实这种事也不能全怪皇爷爷,问题出在制度上。”

所有人齐齐看向这个五岁的小娃娃。

……

(PS:求收藏,鲜花,评价票,请各位大佬多多支持)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