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最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明手握国运树家兄皇长孙 > 第22章 标点符号问世,朱雄英的心事
加入收藏 错误举报
换源:

大明手握国运树家兄皇长孙 第22章 标点符号问世,朱雄英的心事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孙儿参见皇爷爷,给皇爷爷请安!”

老朱本想叫三个孙子都过来,没想到只有老大一个人。

“雄鹰乖孙,怎么就你自己?允文允熥呢?”

朱雄英回道:“启禀皇爷爷,二弟三弟一早就出宫去了。”

老朱冷笑一声:“哼,咱就知道,这小子昨天请命,就是为了方便他自己的。”

“算了,好大孙,上前来,咱有话要问你!”

孙儿出宫的事先放一放,如今有更紧要的事。

朱雄英乖巧的来到近前,就见皇爷爷翻开他们抄的那本三国演义问道。

“大孙,我观这里面标注的符号,似是有些玄妙,但又一时看不通透,你给咱仔细说说。”

说着,目光期盼的注视着自己的好大孙。

朱雄英扫了一眼,立即说道:“哦,皇爷爷,这是标点符号。”

“这是逗号,代表一句话未说完,暂时停顿。”

“这是句号,代表一句话已经说完。”

“这是问号,表示疑问,疑惑。”

“这是叹号,表惊叹、惊讶之意。”

“还有这个是……”

老朱听着大孙的解释,对比上下文意,瞬间豁然开朗。

连连赞叹:“妙妙妙,我说怎么读起来不似往日那般生涩,原来如此!”

“大孙,这又是你们搞出来的?”

见皇爷爷如此看重,朱雄英满脸的自豪。

“皇爷爷,并不是我们,而是三弟自己搞出来的。”

老朱心头一惊,“又是老三?”

朱雄英理所应当的回道:“对啊,我和二弟教他读书写字的时候,他嫌书本上通篇一大段,看着眼晕,就自己给做了标注。”

“我见这东西确实方便,也就跟着学会了。”

“三弟说了,别看只是几个简单的符号,但用好了却有大道至简的功效。”

此时老朱还在为那个5岁娃娃震惊呢。

搞出拼音已经够令人震惊了,到现在他还以为是有其他高人教的。

如今,又蹦出来一个标点符号。

听大孙如此推崇,老朱目光明亮,“说说看,何为大道至简?”

朱雄英咧嘴一笑,随手抄起笔墨,在纸上写了一行字,没有标点。

“皇爷爷,您看此句何意?”

老朱接过,根据自己的理解习惯,随口念了出来。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意思很明确,没有鸡鸭鱼肉都可以,有一碟青菜就够了。”

朱雄英笑而不语,又在句子上加上了标点符号。

“皇爷爷,您这次按照标点符号所代表的意思再看一遍。”

老朱又念道:

“无鸡,鸭亦可;无鱼,肉亦可;青菜一碟足矣。”

刚念完,老朱脸色就已经变了。

没有鸡,有鸭也行;没有鱼,有肉也可以。

不过是简单的几个断句,竟然意思完全不一样。

以往读书断句,那是个技术活。

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作全面的领会。

事前必须先通读几遍,力求对全文内容有个准确的把握。

根据文意进行断句。

还要考虑语法和音韵是不是合章。

所以,一旦读一篇新文章,就要揣摩好长时间,稍有差错就会词不达意。

若是提前用好这标点符号,免去断句的烦恼,同时也避免错误领会作者的真实意思。

眼见皇爷爷一遍遍的品味着其中的意味。

朱雄英继续说道:

“皇爷爷,这只是娱乐用的小把戏,真正的大道可不止于此。”

说着,又在纸上写了一行字。

老朱再次熟练的念了出来。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此句出自《论语.泰伯》篇。

意思是老百姓可以让他们听从指使,不可以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这么做。

说的是统治者应实行愚民政策。

朱雄英再次给加了标点。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思就变成了,百姓听从指使,就让他们自己去做,如果不听指使,就要给他们讲清道理。

这还没完,朱雄英又重新写了一句。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意思是能让百姓随便去做事吗?不可以!要让他们懂得道理。

强调的是,为政者教化育民的重要性。

朱雄英收起毛笔,问道:“皇爷爷,这三种不同的注释,您喜欢哪一种?”

老朱并没有回答大孙的问话。

仔细端详了几遍后,目光越来越亮,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哈哈哈,大孙,你的意思咱明白,这三种意思,咱想要哪种,哪个就是圣人正确的主张。”

“以后这大明的文脉,就掌握在咱的手里。”

那些自古传承下来的经史子集,因为断句不同,存在歧义的文章多的是。

如果朝廷按照自己想要的意思进行统一标注,重新装订成册,作为大明官方正统。

那些世家大族掌握的书本,岂不是成了废书?

什么?你不认可大明官方版本?

那好说啊,以后的科举你也不用再参加了。

因为科举考试的内容,都是按照大明官方版本来的。

同样一个题目,正确答案是东,你非要答个西,那还考个屁啊?

“哈哈哈,大道至简,果然是大道至简!”

老朱捧着那张宣纸,笑的有些癫狂。

原本那些世家大族还能用手里的藏书,通过笼络天下才子,来掣肘皇权。

如今,就靠几个简单的符号,轻易就解决了。

这不是大道是什么?

眼见自家爷爷非常高兴,朱雄英乖巧的将茶水递到跟前。

然后搬了个小锦凳,站在上面帮爷爷揉肩按摩。

“皇爷爷,这回三弟又立功了吧?”

老朱还沉浸在激动之中,连连点头。

“对对,这小子立了大功了。”

朱雄英顺着话茬往下接。

“那皇爷爷应该重赏吧?”

老朱点头:“嗯,赏,必须赏!”

突然反应过来,回身敲了一下好大孙的小脑袋。

“你这小鬼头,还怕咱忘了他不成?”

朱雄英却是沉默了一下,幽幽的说道:

“爷爷,您知道三弟为什么才5岁就急着赚钱吗?”

老朱随口回道:“能为啥,财迷呗。”

朱雄英摇了摇头,一副满是心事的模样。

“爷爷,您也知道,三弟打小就是爹不疼,娘……”

“总之受尽了周围人的白眼,渐渐地,这小子也就越来越孤僻,走到哪都是战战兢兢的。”

听到大孙如此认真的语气,老朱也收起了心思,想听听着大孙要说啥。

“我这个当大哥的,也不可能整天守在他身边,能帮的忙不多。”

“但是好歹还有这么个大哥护着他。”

“可是,上次孙儿经历那场生死大劫,怕是把三弟吓坏了。”

“若是我这个大哥真的撒手走了,只留他自己在这个世上,该怎么办啊?”

老朱头感受到大孙话语中的哀伤与后怕,心疼的将孙子抱到身前。

安慰道:“小小年纪,怎的有这么重的心思?你这不是没事吗?”

“再说,不是还有咱……在呢吗?”

最后一句话,说的老朱自己都有点脸红。

他总是训斥儿子朱标对那三皇孙不上心,可他这个当爷爷的,又可曾真正关心过?

那拼音都要开始推广了。

可他心底里始终认为那是别人教的。

就算是别人教的,这孩子也有苦劳啊?赏赐自然也应该有的。

但直到现在,赏赐的事他这个爷爷竟然没有想过。

还有之前救他大哥一命的功劳,也不了了之。

这种忽略,仿佛成了一种习惯。

大孙子刚刚故意改口叫爷爷,少个皇字。

不就是想提醒他,你也是老三的爷爷啊!

朱雄英似是没有感受到爷爷的心事,继续说道:“孙儿虽然没事了,但三弟却上心了。”

“我觉得三弟这是在为以后做打算,给自己挣一分保障。”

“爷爷,您想啊,三弟这么一个……用他的话说,就是小透明。”

“这么一个小透明,他肯定以为,没有爷爷的关爱,将来分到的藩地,怕也不是什么富庶之地。”

“想要后半生过的好一些,只能从现在开始,就给自己积攒家底!”

朱雄英越说越觉得自己的想法是对的。

否则为什么三弟会突然之间像是变了个人?

随着大孙的诉说,老朱想到那个从小没了娘的苦命孩子。

他仿佛看到了一个瘦小的身影,唯唯诺诺的整日蜷缩在角落里的阴影中。

老朱的心头也是颤了一下。

对啊,那也是自己的好大孙。

“哎,是爷爷考虑不周了,放心,他是咱朱家子孙,咱还能亏待了他不成?”

朱雄英小脸瞬间浮现一抹喜色。

“那给三弟的赏赐?”

老朱揉了揉大孙的小脑袋,笑道:“你去问问那臭小子,想要什么,只要不太过分,咱都依他!”

朱雄英挣脱老朱的怀抱,兴奋的鬼叫一声,眨眼就跑出了武英殿。

望着好大孙消失的身影,老朱砸了咂嘴,“不会是又让这小东西给咱演了吧?”

此时也顾不上那么多了,赶紧又开始琢磨那标点符号。

他需要先想好,怎么将这东西利益最大化。

就在这时,原本守在殿外的毛骧突然带着一人急匆匆的进殿。

老朱瞥了一眼,淡淡的问道:“出什么事了?”

那人战战兢兢的回道:

“陛……陛下,三皇孙在街市上杀人了!”

……

(PS:求收藏,鲜花,评价票,请各位大佬多多支持)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