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分类 男生 女生 书库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 > 重生南非当警察 > 第2165章 换马甲也没用

重生南非当警察 第2165章 换马甲也没用

作者:鲇鱼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9-20 03:34:29 来源:爱上中文网

最快更新重生南非当警察 !

在飞机和坦克的设计上,南部非洲和俄罗斯的差距巨大。

南部非洲设计飞机和坦克,首先考虑的是综合性能,攻击力固然重要,防护力同样重要,现在培训一个合格飞行员花费的代价,虽然比不上和飞行员体重等重的黄金,其实也差不了多少。

坦克手也一样,培养一名合格的坦克手同样价值不菲,更关键的是机组成员之间的默契,这需要长时间的磨合。

俄罗斯这方面粗犷的多。

大概是因为一直以来俄罗斯人口众多,所以俄罗斯人并不在乎人口消耗,南部非洲生产飞机和坦克要精益求精,尽可能为飞行员和坦克手提供保护,这些在俄罗斯就都是消耗品。

卫国战争的情况下,俄罗斯人也确实是没有时间精心雕琢。

思维上的巨大差异,反映到现实里,南部非洲设计师们在设计“十字军”和41型坦克的时候,总有一种类似谋杀的罪恶感。

关键俄罗斯人还没钱。

俄罗斯人有卢布,不过南部非洲不要,就算是和德国人的贸易,俄罗斯人也更多采用的是以货易货。

和德国人的贸易,也是俄德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

德国出口到俄罗斯的商品多为重工业产品,包括机床,吊车等工业设施,还有一部分军事工业产品,包括一艘半完工的希佩尔海军上将级重巡洋舰“吕佐夫”号,俄罗斯接收后改名为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俄罗斯提供给德国多为工业原料,例如石油,粮食等等,其中石油数额巨大。

由于俄罗斯和德国的贸易存在贸易差,德国欠俄罗斯的货款越来越多,到战争爆发前,德国欠俄罗斯的货款已经达到2.4亿帝国马克,折合大约7000万美元。

法国停止抵抗后,俄罗斯找德国人讨要欠款。

小胡子不想付钱,也不想失去俄罗斯的原料供应,所以就干脆下手抢——

除了坦克和飞机之外,俄罗斯人对于其他装备,比如卡车和火炮的需求同样很多。

单卡车一项,俄罗斯国内的缺口就有50万辆之多,火炮更是有多少要多少。

“战争爆发后,俄罗斯人损失惨重,据不完全统计,俄罗斯人现在每天损失的兵力超过五万人,以这个速度消耗下去,俄罗斯军队将在三个月内消耗殆尽,约瑟夫宣布俄罗斯进行总动员之后,莫斯科要征召多达500万人的后备军,问题的关键在于,俄罗斯没有足够的装备武装他们。”欧文提供的情况令人触目心惊,这样的消耗速度估计也就只有俄罗斯才撑得住。

“即便以我们的工业能力,要为俄罗斯提供足够的武器装备,也至少需要一年半。”西德尼·米尔纳同样担心,在他看来俄罗斯已经败亡在即。

就算俄罗斯有能力征召500万后备军,训练新兵也需要时间的,按照南部非洲标准,等不到新兵走出训练营,德国人就已经攻占莫斯科。

“俄罗斯人虽然很困难,但他们还在坚持。”马丁对俄罗斯人的坚韧表示敬佩,尤其是在有法国人作对比的前提下。

跟俄罗斯相比,法国男人连女人都不如。

早在大胡子宣布总动员之前,俄罗斯人就已经行动起来,女人和孩子也纷纷拿起武器对抗侵略者。

大胡子也是真狠,下令俄罗斯军队在撤退的时候实行焦土政策,不给德国人留下任何可供利用的物资。

这和撤退的时候连个桥都不舍得炸的某欧洲国家对比鲜明。

“无论如何不付钱是不行的,欠账也不行。”小斯对俄罗斯心有余悸,在赖账这方面,俄罗斯也是有前科的。

“可是我们需要俄罗斯的什么呢?石油?粮食?”亨利看不上俄罗斯人能提供的东西。

石油这方面,巴库油田的产量远不如伊丽莎白港,油质也不行,看不上。

粮食更不缺,过去这两年风调雨顺,南部非洲农业大丰收,粮食多的自己都吃不完。

“先生们,这时候我们不能太计较经济利益。”罗克略头疼,小斯和亨利也都不是缺钱的人,眼光还是要放长远。

“我们可以参考伦敦的岛屿换驱逐舰,让俄罗斯拿土地来换。”马丁脑洞大开。

这一点也不现实,俄罗斯国土面积虽然大,不过没有海外领土,难道让俄罗斯那西伯利亚来换?

俄罗斯人也不可能同意。

“南部非洲的领土够大了,我们得收敛一些。”罗克对于土地的**已经得到阶段性满足,现在南部非洲需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目标:“——击败德国人是我们目前最主要的任务,既然我们都不想用南部非洲人的生命去阻止德国人,那么就要舍弃一些东西。”

罗克有取舍,现在情况很明显,南部非洲出装备,俄罗斯出人,这个模式似曾相识。

就在南部非洲决定全力供应俄罗斯的时候,佛朗哥终于做出最后的决定。

里宾特洛甫希望西班牙加入轴心国的时候,佛朗哥让里宾特洛甫拿出证据,证明轴心国可以赢得最终胜利。

“巴巴罗萨计划”开始后,德军势如破竹,俄罗斯损失惨重,这让佛朗哥似乎看到了德军胜利的希望。

7月1号,佛朗哥派出一支军队,参与轴心国对俄罗斯的进攻。

佛朗哥还是留了一手,让这支军队换上德军的军装,并没有以西班牙政府的名义参战。

所以名义上西班牙还是中立国。

7月5号,这支西班牙军队进入俄罗斯,罗克当天中午主动给温斯顿打电话。

欧战爆发后,罗克和温斯顿之间联系频繁,每天都要通电话,隔三差五还要给发电报。

罗克打电话的目的,是和温斯顿商量如何对待西班牙政府的首鼠两端。

“对于这样的行为,我们决不能姑息,否则就会有越来越多国家效仿,一直以来西班牙的态度,对于直布罗陀海峡的安全都有着直接威胁,现在是时候解决这个问题了。”罗克态度坚定,要杀一儆百。

现在罗克也不在乎这样会不会将西班牙彻底推向轴心国,南部非洲在地中海周边囤积了五十万兵力,击败西班牙绰绰有余。

“洛克,我们现在不能树敌过多,只要西班牙政府没有公开加入轴心国,我们就要考虑到对西班牙宣战的影响。”温斯顿不同意对西班牙宣战。

温斯顿之所以不同意,根本不是在乎什么影响,而是不想让南部非洲的影响力,在地中海和欧洲继续扩张。

前面多次提到过,一直以来英国都把地中海视为自己的核心利益。

英国可以允许南部非洲独立,可以接受南部非洲扩张,甚至可以将整个非洲都让给南部非洲。

唯独欧洲和地中海,是英国绝对无法放手的。

在将马耳他“租借”给南部非洲之后,南部非洲在地中海的影响力已经扩张到地中海中部,英国现在对付一个隆美尔都够呛,要进攻西班牙只能依靠南部非洲部队。

温斯顿宁愿西班牙首鼠两端,也不希望西班牙成为南部非洲的战利品。

“温斯顿,我们不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俄罗斯身上,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俄罗斯输掉战争怎么办?”罗克之前是祸水北引,现在要想办法给俄罗斯减轻压力。

这也不是朝令夕改,政策是要随着局势变化进行调整的,德军在俄德战争中的表现太好了,罗克现在也不确定俄罗斯人能不能赢得最终胜利。

“俄罗斯地域辽阔,人力资源雄厚,冬天即将来临,我们要相信俄罗斯人。”温斯顿冷漠,反正死掉的不是英国人。

罗克现在每天都要看战斗简报。

简报这东西看多了,交战双方的损失就真的成为一串串数字,看多了也麻木。

“就算俄罗斯人输掉战争,德国也损失惨重,到时候我们就可以趁德国实力空虚给予德国致命一击。”温斯顿的思路跟杜鲁门一样一样的。

“温斯顿,别忘了俄罗斯人现在具有的优势,在俄罗斯失败之后,都会变成我们的劣势。”罗克主动,他终究还是做不到像昂撒人一样无耻。

想象另一个时空俄罗斯卫国战争期间,英国和美国都在干嘛?

什么都没干。

被英国人大书特书的北非战役,其实规模一直都限制在一个很小的程度,参战双方一共就几十万人,还有大量的仆从军,跟波澜壮阔的卫国战争相比不值一提。

等俄罗斯和德国两败俱伤,英国人马上就赢得北非战役,紧接着就是诺曼底登陆。

诺曼底登陆与其说是对德反击,不如说是抢夺胜利果实,这时候谁都看得出德国人败局已定。

就连远东,也是俄罗斯人给日本人最后一击,彻底打破日本人的希望。

这里又得澄清,击败日本的不是两颗原子弹,原子弹没有那么大的威力。

真正让日本走投无路的是关东军的覆灭。

所以都不用说英国和美国全力以赴。

只要英国和美国拿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态度,二战也不至于打到1945年。

“洛克,德国人已经是强弩之末,胜利最终属于我们。”温斯顿试图给罗克灌鸡汤,绝口不提西班牙。

那就不提。

罗克其实也没指望英国人帮忙。

别帮倒忙就行。

和温斯顿的态度不同,戴高乐对于向西班牙宣战非常积极。

西班牙过去就是法国。

只要击败西班牙,就可以对法国本土实施攻击,戴高乐现在手下已经有近20万军队,不再是以前那个说话没人听的准将了。

“西班牙军队实力有限,我们根本不需要英国人的参与,就可以将西班牙彻底击败——”戴高乐知道佛朗哥派军队参战后,第一时间来找罗克:“——我们可以从直布罗陀向西班牙本土发动攻击,同时可以派出舰队封锁西班牙海岸,部队则在加泰罗尼亚地区登陆,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切断西班牙和德国以及意大利之间的联系。”

戴高乐复国的热情无与伦比,他天天盼着盟军在法国本土登陆,可惜没有南部非洲和英国的配合,戴高乐什么都做不了。

戴高乐手下的军队全部都是陆军,法国海军现在还听命于达尔朗的指挥,戴高乐无权调动。

罗克知道,戴高乐一直以来都和达尔朗保持着联系,试图争取法国海军的支持。

达尔朗也很无奈,法国海军现在地位尴尬,“弩炮行动”后,法国海军和英国海军之间的信任已经彻底被破坏,至少目前法国海军不会听命于戴高乐。

“将军,我们和英国是盟友——”罗克也很头疼。

罗克也知道温斯顿的打算,其实罗克对于西班牙并没有丝毫觊觎之心,可惜就算罗克发毒誓,温斯顿也不信。

这也是没办法,在国家利益面前,白纸黑字都没有约束力,毒誓什么的就是开玩笑。

关键就是南部非洲和英国的关系,罗克不可能在英国没有同意的情况下,直接发动对西班牙的战争。

毕竟是盟友,该有的尊重还得有。

现在罗克需要的是一个合适的理由。

理由吗,只要想找随时都有。

7月15号,一艘西班牙货轮在直布罗陀遭到南部非洲大西洋舰队的扣押,理由是走私物资。

货轮的运输清单显示,船上装载的是食品和木材,目的地是意大利。

大西洋舰队的官兵登船检查后,在货轮的底舱内发现大量橡胶,这是盟军明令禁止向轴心国国家运输的物资。

橡胶对于现代工业的作用不需要强调,德国和意大利本身不产橡胶,全部依靠进口。

西班牙本土也不产橡胶,不过西班牙凭借在南美的影响力,可以从南美国家获得橡胶。

欧战爆发后,和军事有关的所有战略物资价格飙升,总会有船主铤而走险。

16号,南部非洲大西洋舰队向西班牙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西班牙停止和意大利的所有贸易。

这个要求不仅遭到西班牙的反对,同样遭到美国的反对。

差点忘了美国。

欧战爆发后,和轴心国贸易最积极的就是美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