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分类 男生 女生 书库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 > 江户旅人 > 33.地租改正心惊颤

江户旅人 33.地租改正心惊颤

作者:秽多非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4 06:11:57 来源:顶点小说

“兹事体大,余一时无从决断,嗣二三日之后,再行决议吧。”

很可惜,不论忠右卫门说的有多郑重。最终拿主意的德川家定脑子转不过来,他转不过来,自然也就无法得出最终的结论。

无可奈何……

“臣弟明白了……”忠右卫门心中暗叹一声。

摊上这样的君主,你要说他不好吧,他舍得放权,很多小事都不过问。当臣子的,就是喜欢这样只是拿总的君主,没有那么多掣肘,更没有那么多的微操。

可你要说他好吧,最简单的,就像现在一样。因为本身身体的疾病,导致了部分幕府的决议难以通过。加上家定也不是个意志坚定的人,很容易被外界所影响,廷臣、大奥、侍从,都有可能在他耳边来上那么两句。

改革变法,最怕的就是这种犹豫不决的情况。

“那个二宫尊行,你到时一并带来,余要细细问他。”德川家定今天接收的信息太多,他得消化两三天,这两三天你就不要指望他干啥了。

保不齐躺在床上,他还得好好地分析这事情的利弊。对于他的脑子而言,这是个极其巨大的工程。

得了,将军様发话了都,大伙儿今日的御前会议只能暂时停止。为了应对可能从清国再度转回日本的列强,幕府还需要多次的磋商,才能整理出一个应对的策略。

众臣们退出西丸西洋馆,松平齐民转头就问忠右卫门,今儿说得这个事情,是不是提出的太急了。虽然进行改革,是幕府上下一致的共识,且幕府自水野忠邦、大冈忠固至井伊直弼,都在不断地改革,可眼下要触动土地制度,干系就大了。

“是否知会扫部一声?”松平齐民不知是自己不能够决断,还是害怕担责任。

作为如今的胜手挂老中,理论上就是老中之首。不管在哪个封建国家,财政大臣的地位总是非常高的。就比如带英,他的首相以前不就是首席财政大臣嘛。掌握了钱,就等于掌握了政权的一半。

惜乎松平齐民更多的是一个敦厚文人,并非那种能够主持大局,挽狂澜于既倒的人物。作为德川家齐的子嗣,升任老中,更多的是凭借血缘和地位罢了。

“还是知会一声吧。”久世广周也接了这么一句。

“合该如此。”忠右卫门也知道这个事情不可能三两句话就确定下来,通知井伊直弼是应该的。

“另外那个二宫的策略,你捡个紧要的,先行分与我几人瞧过一遍吧。”松平齐民接着说道。

今儿在御前,因为事情突然,他们也不好插什么话,大伙儿都是就自己的看法发表意见。眼下看来是忠右卫门趁着列强注意力不在日本,加紧修理内政的条款,比较切实。那么自然是,诸位老中就得顺着这个方向去思索了,得预先多知道一些。

“也请给我送一份。”岛津定义走在最末尾,这时候才说了这么一句话。

其实在岛津定义看来,盘活什么农村啊,直接可持续性竭泽而渔就得了。调所广乡就是这么干的,还干的颇有成效。起码萨摩的老百姓活在地狱里面,也没有闹出什么天大的乱子嘛。

只要全力盘剥,加紧镇压,钱什么的都会来的。而且有了钱,加强了军事实力,对外能抵抗,对内能弹压,两全其美啊。

还好这小子人小鬼大,知道不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一句多嘴的都没有,等拿了二宫尊行的报告,回家问明白他的老子再说。

一行人散开,岛津定义快马就朝自己老爹住的高轮屋敷跑去,说是下屋敷别墅,其实就在后世的港区中心,距离江户城也没有远到什么地步。

名义上已经隐居让位的岛津忠教,其实根本就不在隐居,该吃吃该喝喝,给自己儿子当海防掛,每天乐呵的很。听到属下说岛津定义开完御前下午茶会,飞马赶到,便知有事。

“忠右卫门有意改革田制?”岛津忠教的面色多少有几分变化。

他们其实是误解了,忠右卫门的想法是全面的复兴农村,而岛津定义传话的时候,主要就传了一个“均田制”,还有一个“助贷法”。

锅岛直正在自己领内,实行的就是均田制,个人拥有土地的数量,是有最高上限的。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则可以分到土地。

眼下忠右卫门当然尚未触及到这么深层次的地步,可是光是有这么一个苗头,就足够让人惊讶的了。

两者之间的重心似乎搞错了,忠右卫门更希望的是开发虾夷和桦太,别人以为忠右卫门是要在现在的田制上动刀子。

“方才御前,上様只说还需思量,过二三天再寻那名二宫尊行细询。”岛津定义坐在了他爹的面前。

两人虽是父子,但现在身份有别,所以只是对坐,而非是上下尊卑之坐。

“此事干系重大啊……”岛津忠教摩挲着下巴,让岛津定义把忠右卫门的话全部复述一遍。

“幕阁已经派人报大老扫部头去了。”

“这是自然……”

“等等!你说忠右卫门有提及地租改正,以后不再使用大米,而是用金银铜钱缴纳年贡!”岛津忠教听岛津定义说着,突然间抓住了一个重点。

“是,江户川殿确实有提及。”岛津定义回想了一下,立刻确定。

“嘶……忠右卫门此番所图甚大啊!”

别的什么的,还算是在旧有的框架下面来办事。若是将来天领内的农民,不再缴纳年贡米,而是以现金纳税,幕府的财政情况会出现一个天翻地覆的变化。

地租改正与助贷法相结合,原本盘亘于幕府和农民中间的那些包买年贡米的豪商,以及地方上那些承办包税的豪农豪商,其利益都将大大受损。

农民可以在秋后纳税时,以助贷的现金向幕府缴纳年贡,而后再分批次卖出大米,用以偿还无息贷款。

仅仅是这一条,就将谷贱伤农的可能性大大的降低。农民的米价,亦有可能保证在一个相对合适的区间内。而不是像《多收了三五斗》一样,在秋后被贱价收购。

只是助贷法的钱……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