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分类 男生 女生 书库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 > 江户旅人 > 49.棉布洋铁齐开路

江户旅人 49.棉布洋铁齐开路

作者:秽多非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4-14 06:11:57 来源:顶点小说

川路圣谟继续说着,日本向外国出口的产品,其实和隔壁是差不多的,多有重叠之处。但是欧美那么大,只愁少,不愁多。

而且很多东西确实是欧美所渴求的,比如钨、锌等金属,以及猪鬃、樟脑等特产。欧美或是没有,或是生产较少,全赖自远东进口。

幕府的路子还是在生丝上面,其他的东西欧美列强也未必看得上。看得上的,比如那些日本的手工漆器、屏风之类的东西,产量小,单价是贵,可总价很少。

还是那句老话,此时欧洲的制瓷技术已经全面超越东方,可是为什么还要来进口瓷器呢?有钱人买东西,不求最好,只求最贵。太太们聚在一起,你要是用英国本土产的瓷器茶杯来招待大家喝下午茶,那就没有逼格了。

就必须是来自遥远东方,专门向广东十三行订制的茶杯,充满异域风情,才能显示出主人有钱,有格调,有品位。

日本的漆器,屏风以及瓷器,其实也是这么一个路子。这些玩意儿都不是穷人用得起的,外销去欧洲那都是为了满足富裕人群的消费。

历史上佐贺锅岛家的伊万里烧(有田烧),也行销欧美。论质量,其实也比不过英国自产的白瓷。可他就是能卖出去,就是有人愿意买,有钱人的思维和普通人不是一样的。

出口这事就不提了,反正日本也没有任何工业制成品可以出口。还是再问问进口的事情吧,外国朝日本,又输送了些什么东西呢?

英国人带来了大量的棉布,毕竟工业葛明就是从纺织业率先开始产生的嘛。印度和美国南部的棉花,车载船运,送到英国。经过纺织变成棉布,进而倾销到世界各地。甚至直接把印度本身的纺织业都给活活排挤死了,更不要提本来就没有工业基础的非洲各地了。

对于日本而言,英国纺织的更加细密、更加厚实的棉布,确实是一种极好的商品。以前之所以没有被送到日本出售,纯粹是荷兰人有更加挣钱的商品。

香料、染料、丝绸、汉籍、成药……

都是身轻价贵的东西,船舱就那么大,一年幕府就只允许那么几条荷兰商船来长崎贸易,傻子才带棉布来呢。

现在不同了,现在幕府开国了,不再限制船数,也不再限制贸易额了。作为工业制成品典型的棉布,自然伴随着轮船,被成批的送到日本来。

日本本身倒也是男耕女织的社会,但是日本的纺织材料是生丝、木棉和青苎,棉花反倒是江户时代才引入的新作物。想想也是的哇,棉花在隔壁大陆,都是明代才开始推广的。日本这边可不就是江户时代才会有嘛。

除开棉花以外的三类纺织原料,生丝咱们以前说过了,被折磨的欲仙欲死,暂不去提。老百姓穿衣,主要也就是使用麻布和木棉布。

重点嗷,是重点!

日本本国的生产是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的!

总说旧社会穷人破衣烂衫,或者衣不蔽体。这不仅仅是穷人贫穷的原因,也有衣料供给难以满足需求的原因在。

所以英商带来的大量廉价棉布,不仅没有冲击日本本身的小农社会,反而还对日本的市场,进行了有效补充。当然啦,现在进口的还比较少,真的等大量棉布输送到日本,还是会形成一定的社会问题的。

撇开布匹不谈,另外一样商品的输入,那才是真的关键。

洋铁!

都不需要这些外国商人脑补,他们国家廉价易得的生铁,在东亚这边虽然价格也没有高到惊人,可一样是市场需求非常大的商品。不论是运到暹罗、缅邦、清国还是日本,都是一样的畅销。

借鉴了在其他国家的经验,英商和美商都拉来了整船的洋铁。喜的在横滨立业的诸豪商,和诸藩的专营商人手舞足蹈。生铁虽然是粗制铁,但也是铁不是,不愁没有销路的。

而佐贺藩的商人在横滨发现洋铁之后,更是大批量采购。谁叫佐贺已经能够利用高炉,将生铁精制了呢。买回家练成钢,那更是妙用无穷。

历史上幕府开国之后,前后不超过二十年,日本所有的古法炼铁炼钢商人就全部破产倒闭。包括咱们知道的,在出云国拥有两万五千公顷土地的大地主,制铁名家田部长右卫门,也没有经受住冲击,最终完蛋。

这里不妨插一句题外话,在这之后,日本本身所谓的铣铁和玉钢,技术就彻底断绝了,灭亡了,不存在了。

是完全失传,永远灭亡!

后面他们吹牛比,科学办法复原出来的所谓古法钢铁,全都是现代货色,和古法相比,就是松花江和松花蛋的区别。除了名字像,就没别的是一样。

用这种钢铁弄出来的刀具,和几百年前的刀具,事实上连形制都已经有差别了,完全就不是一路东西,全靠包装。

不过这所谓的古法冶炼,失传也完全正常。此时的冶炼技术,号称“流穴铁”和“踏鞴(bei)制铁”。流穴铁就是把开采出来的铁矿石先行打碎,然后找一条小溪,将矿石粉末抛洒进去。土石顺水流走,含有铁成分的颗粒沉底。

捞出这些沉底的矿石粉末去冶炼,这玩意儿就叫“流穴铁”。“踏鞴制铁”就是装备有大风箱的土高炉炼铁的意思,为啥要踏,那自然是因为需要脚踩鼓风进入炉中咯。

整个制铁过程,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全靠冶炼师傅的经验,来保证最后冶炼出来的铣铁和玉钢的水平。至于为什么一炉能同时出铣铁和玉钢,又是另外一件事,有兴趣可以去查查。

凭这样的冶炼技术,可不就是廉价的洋铁一来,立刻就被洋铁给排挤死了嘛。还好忠右卫门已经命小栗忠顺在长崎建造长崎制钢所,算是近代钢铁工业起步了。

或许横滨这边,也可以利用便捷的水运,开始建设制钢所咯。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