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分类 男生 女生 书库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 > 北雄 > 第949章风波(二)

北雄 第949章风波(二)

作者:河边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9-25 16:20:02 来源:ibiquge.com

太极殿,偏殿。

时节已值盛夏,李破也不愿再出去走动,只在太极殿中处置政务。

此时他正在仔细的览阅着前方传回来的战报。

尉迟恭率大军主力进入了南阳郡,不出预料的在南阳和周法明陷入了僵持当中,算算日子有五六天了。

战报上写的简单,只说大军正在攻打南阳,可李破领兵多年,想想就知道前方战况应该非常残酷。

这种为争夺一城一地的战事,很容易便会进入到消耗战的节奏当中,现在时间还短,时间如果拖的太长,唐军将面对越来越不利的局面。

李破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唐军的战斗力,尽快攻下南阳,或者前方将领们的头脑足够清醒,寻找别的办法取胜,不要跟周法明在南阳对峙太长的时间。

如果是他亲自领兵现在会做什么呢?退回河南还是想其他的办法?

想不太出来,领兵作战先要制定大略,然后按照既定的方略进行战术布置,可敌人不会按照你的剧本来演出,于是领兵之人便要临机决断。

判断一位将军是否称职,要看他做的方略如何,部下是否膺服于他,而要看这人能不能称之为名将,那就要看他临敌时的变通了。

所以李破并不好给前方将领们下令,让他们如何如何,无数的例子都证明,那样的瞎指极不可取。

而且从长安到南阳,路途遥远,你想从长安接过指挥棒……还是别做梦了。

蜀中的三位大将军就比较让人省心,率四万余大军出益州,先至合州,随即分兵,宇文镬领五千军趋通川。

李靖,张伦领兵则顺汉水南下攻石镜,取巴县……益州陷落以后,这些地方虽还未降,却也无力再抵抗大军攻伐。

信州总管柴绍,和张镇州两人也都无暇顾及他们,所以大军一到,郡中官吏,守军便纷纷投顺。

也就是蜀中地势多变,道路艰难,不然的话这些地方早就降了,也不用等到现在。

实际上,大家看的无非就是唐军先到,还是梁军先来而已。

大军顺水过涪陵,丰都进入了巴东郡。

到了这里,他们终于遇到了比较有力的抵抗,因为离着夔州已然近在咫尺。

大军攻临江,战有两日,破之,杀敌千余,虏获不多。

最新到的战报是两人已经驻军云安,与夔州遥遥相望了。

李靖和张伦进军很快,等到宇文镬前来汇合的时候,他们已经进兵夔州,开始了夔州争夺战。

夔州为蜀中门户,不管谁占下了这里,都会拥有自由出入巴蜀的特权,为了争夺夔州,李渊和萧铣在此纠缠长达数载,夔州更是两易其手。

如今柴绍投了萧铣,夔州再次易主,李靖和张伦面对的就是柴绍和张镇州的近八万大军,战局看上去还是比较凶险的。

………………………………

可以说,两边的战场都进入到了僵持阶段,好像短时间内应该分不出胜负,李破在太极殿中浏览着战报,不断的告诉自己要耐心些,不要生气,不要发火,那对身体不好。

正巧有人强行插队凑了上来供他出气。

其实前方战事胶着,正逢紧要关头,李破并不想多事……尤其高氏乃长安大阀,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现下并不是跟他们计较的好时机。

可高氏和独孤一旦合起伙来,那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如果高氏还可以说是北齐余孽,来关西也没多少年的话,那独孤就是地道的关西坐地虎了。

在听闻高慎和独孤修德一起密谋了很久,中间还有萧氏子弟参与,李破可谓是杀心大起,若给他们时日从容布置,那很可能就不是去北边做点生意的事情了。

尤其是高氏在户部经营多年……一旦三心二意起来,他们会做出些什么来?会不会学独孤怀恩那样给前方大军断粮?

可以说,高慎的一只脚已然踏出了悬崖,李破不介意在背后狠狠再给他加上一脚。

也正因为这并不是一个对付高氏的好时节,所以作为皇帝的他还需要做一番布置,不然的话,拿下罪证,直接砍下高慎的头颅多有震慑力?

…………………………

李破让人送来些茶汤,一边饮着茶一边想着事情,目光在殿中无意识的扫过,正好看到谏义大夫魏征在那里杵着,眼睛也没个焦距,也不知在想什么美事呢。

作为门下省的谏义大夫,魏征经常出没于太极殿中,因为时常见面的缘故,李破都快忘了这厮在后来有着老大的名声,很多名臣大将都比不过他呢。

可还是那句老话,见惯英雄亦常人……在李破看来,魏征并未表现出与他将来名声相匹配的特异之处,反而觉着这厮有些懒惰,一副甘于平凡的样子和元朗那厮分外的契合,怨不得这两人能勾搭到一处呢。

李破招了招手,魏征没动弹,李破咳了一声,那厮还没动静……起居注薛元敬眨巴了下眼睛,有些发呆的看着魏征,觉着这厮要倒霉了,自己是不是应该提醒他一下呢?

还是当值的杨续跟随李破日久,胆子要大一些,起身上去拉了拉魏征的衣袖,低声嘀咕了两句,魏征这才如梦初醒,惊恐之下紧着凑到皇帝身边,连连请罪。

李破咬了咬牙,他身边的人都晓得他这些时日心情不好,这厮竟然还敢在当值的时候溜号,真是不知死的很了。

李破脸上露出笑容,慢慢变得灿烂,杨续和薛元敬赶紧都低下了头,同时为魏玄成默哀。

魏征自然晓得皇帝的“坏习惯”,顿时被唬了一跳……

只听李破说道:“汝为谏义大夫已逾半载,可记得劝谏过朕几次?”

魏征背后冷汗直冒,知道今日答对的若不能让皇帝满意,很可能就要被罚,这几天皇帝的心情不好,肯定罚的很重……这可太倒霉了,他也只不过是想了想房玄龄回京述职,今晚邀他相见,也不知到时说些什么?

他正想着把房玄龄拽去烟花之地,看看这厮是不是如传闻般惧内如虎,没想到的是接下来他自己先就有了麻烦。

心念电转间,魏征答道:“至尊向来英明神武,臣才疏学浅,不知有何可以规劝之处,天子圣明烛照,不能因此而怪罪于臣下呀。”

李破仔细琢磨了一下,才明白过来,这是被人劝谏了一下,人家是在说,您可不能因为自身的错处少,就怪罪咱们没有多多劝谏您吧?

劝谏的同时还小拍了下马屁……让李破越发觉得不能尽信于史书,文人修史的时候有时候就是讲故事,有很多他们自己臆想的东西。

眼前这厮改换门庭多次还能活的好好的,油滑之处可见一斑……他娘的都敢在皇帝面前打盹溜号了……

脸上笑容渐淡,说明火气来的快去的也不慢,所以说这语言的艺术啊,有时候是可以救命的。

“你倒是会说,我要是怪罪了你,是不是就不那么圣明了?”

魏征松了口气,连忙道:“微臣不敢。”

李破不再跟他较真,君前失仪,巧言令色,魏征魏玄成很有些奸臣的样子呢……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不如李世民吗?

想到这里,他不由有些气闷,良久才幽幽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还是希望你们能在我面前畅所欲言,便是言有不当,我也不会怪罪你们。

天子受万般宠爱,生民敬仰,可天子也是人,是人就会犯错,若无人在旁时常规劝,那怎么行呢?久而久之,难免一意孤行,威福自专,到时天子的名声不好了,臣下们难道就能有好名声不成?”

这话一出口,魏征先就诧异了一下,先是迅速的抬头瞧了皇帝一眼,估计是在琢磨,这么有道理的话,皇帝……是从哪听来的呢?

本能反应,无关其他,如果让李破晓得他的心声,定要跟他好好算算账本。

接着魏征便垂下头,诛心之言足以让他惶恐不已,作为门下省的谏义大夫,常常随侍于皇帝身边,却一直未能履行职责,真是好不羞惭。

殿内的其他两位也坐不住了,都站起身来躬身听训,同时心里把魏征魏玄成骂了个狗血淋头,按照规矩,过后上书请罪是免不了的了。

李破瞧着他们的样子,心情有所好转,甚至有些得意……摆了摆手,埋头又开始处置起了政务。

魏征蔫蔫的回去侍立,心说皇帝度量确实很大,从没有跟他们这些臣下疾言厉色过,就是心意难测了些,那他以后是不是该多说些话呢?

可皇帝听到那些不好听的真的不会怪罪于人吗?鬼才信呢,李渊父子向称宽厚,能纳人言,可爱听的其实还是好话。

唉,明君之下,尽多白骨啊……

想着想着,他又走神了。

长孙顺德入见的时候,殿中一片安宁,魏征几个屏气凝声,宫人们躲在角落里缩紧了身子,都在暗示着皇帝那不美妙的心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