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分类 男生 女生 书库 完本 排行 书单 专题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 > 北雄 > 第1116章劝谏

北雄 第1116章劝谏

作者:河边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09-25 16:20:02 来源:ibiquge.com

一顿饭下来,两人都没吃多少。

李破是因为不合口味,何稠则年老体衰,也没什么胃口。

撤下酒席,令婢女煮了些茶汤,李破一边喝茶一边进入了主题。

“那个犁具真有那么好用?朕寻人问了问,他们也弄不太明白,还得请何公亲自解惑。”

何稠摸着翘起的胡子笑了起来,这将是他何氏工物里的代表之作,从晋阳时便开始研制,一直到今日方成。

对农用犁具做出了极大的改变,为此他不管是在晋阳,还是在长安府邸当中都开出田地进行实验,并在长安郊外的庄园之中应用了一年多,换下来的部件他自己都数不清有多少了,现在终于圆满,才报了上去。

皇帝果然也是识货之人……

“臣在太行山中躲藏的时候,带人制作直犁耕地,非常不便,尤其是那些坡地,费了老大工夫才开出些薄田出来,犁具却已损毁殆尽,人还都受伤了。

臣在那会就想,出山之后非要弄出一种方便耕种的器具出来,去到晋阳后,得至尊礼遇,便与众人商量研制。

可最终还是不能逃出古人之窠臼,只能对旧有之物做出改进而已,历时多年方成,臣已在郊外适用多时。

以前一成丁可耕种百亩,用了新的犁具,足可耕种一百五十甚至更多(这里说的是粗耕,有前秦考据),以如今的配田之制,不需耕牛,应付起来也卓卓有余。

至尊也莫高兴的太早,开田快了,可收成起来还是费力,而在肥田之上精耕细作也用不到它……”

何稠唠唠叨叨说了半晌,和其他人说的其实差不多。

中原农人所用之农具从中原文明进入农耕时代开始就已经出现,到了现在式样繁多,用途广泛,体系已经非常之先进而又完善,可以在这基础之上做出些改良,但想别出心裁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非用那些半自动机械代替人工,才能极大的提高社会生产效率,在当世而言,那样的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

如果有人想在当世搞工业革命那一套,肯定是疯了。

“至尊听了这些是不是有所失望?”何稠笑着道了一句。

李破知道这是要进言的节奏,顺着他的话头便道:“确实有一些,何公可是有以教我?”

何稠端起茶来饮了一口,才道:“臣在晋地观至尊治政,有条不紊,轻重缓急分的也极为清楚,此乃明君之像也。

如今战乱方止,休养生息为要,犁具虽小,却乃先发之音,追根揭底,此非臣之功也,至尊能用臣而不疑,许臣以将来,臣自然便愿为至尊效力。

所以以臣看来,要治平天下,任用贤才应为当务之急,人才汇聚,便气运加身,人才离散,诸事皆废,此亡国之照也。

比如犁具,区区小事,何劳至尊亲临咨问?徒耗精力……君王之明,不在此处。

如今至尊诸事缠身,欲鼎旧革新,朝野内外沸沸扬扬,颇有急躁之意,臣以为不应如此……

朝中贤才众多,外间将领皆乃身经百战之辈,政军两事,皆有所托,轻重缓急之间当有分别,不能诸事并行,不然易生乱局。

前隋之乱,便是前车之鉴,治平天下不能样样皆求……

在臣看来,科举之制当先于诸事,赏纳贤才,考据众官,此为国朝大计,做的好了便能收天下之权归于中央,然要慎行之,想以文皇帝之雄才伟略,亦有挫败,至尊在此事之上定要小心。

之后便乃律法,律法定人行止,所有官员任用,晋升贬黜,军制,田亩之制,税赋,礼制等等,皆可归于其中。

至尊统有天下,有些事让臣下们去做便也是了,何必事必躬亲……近来听闻太极殿中,唇枪舌剑,声音大的都传到老臣府中了,如此下去,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

李破惊了惊,沉思良久,若有所悟。

他在汉王位上,就觉得诸事繁重,想要让臣下们分担一些,后来攻伐诸侯,军务缠身,便把这些念头抛诸于身后了。

现在到了长安,天下也平定了下来,诸事好像一直很是顺遂,可他多久没有出宫游玩过了,别说这个,他到内廷的次数也已变得屈指可数,连李三娘那里都没来得及去瞧瞧,人家可是有孕在身好几个月了。

这么下去,当了皇帝又有什么滋味呢?嗯,他脑海中开始跑起了火车……

摇头失笑间,叹息道:“这么说来,朕这个皇帝当的好像有些不称职?”

何稠的言语中多有指摘之言,此时见他连怒色都没有一点,心里也是暗自赞叹,这位天子只一个度量,便足以与文皇帝相较。

皇帝做的不是不称职,而是称职的有点过了头,让臣下们过于依赖而已,这样的特质,也许只有开国之君才能拥有吧?

只是皇帝出身低了些,不像文皇帝那样自小便浸淫政事,当起皇帝来便显得成竹在胸,游刃有余罢了。

许是也正因为出身低,所以对百姓的疾苦极为关注,不然的话也不会专程上门来问一声犁具好不好用。

对谈良久,极耗心力,何稠头脑有些眩晕,却还是强撑着笑道:“至尊可莫要妄自菲薄,不然那些败亡的诸侯岂不颜面扫地?”

开了一句玩笑,接着便道:“萧时文,温大临,封德彝等人皆世间少有之干才,若想得名臣之称,还得至尊付予重任,在至尊面前孜孜计较,相互辩驳,此小人行径也。

为至尊计,切不可让他们沦为宵小之辈啊。”

李破想了想,确实太极殿中近日争吵声渐渐多了起来,吵的他都有些头疼了,一场场小朝会开下来,极为考验人的神经坚韧程度以及耐心。

“人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何公于我,汉之萧良也,聆听教诲,总有所得,看来今日不虚此行。”

看着何稠脸色越来越差,李破知道该告辞了。

心里则想着何稠如此,那裴弘大又是怎么一番模样呢?文皇帝杨坚……真想见一见这人,身边的人几乎各个惊才绝艳,难怪能开一代之盛世,可惜生了个败家子……

“朕今日就不打扰何公休息了,何公一定要好好将养身体,莫要再劳累精神,过几日等朕闲下来,再来看望何公。”

这是接纳了何稠的建言,不然照他现在忙碌的程度,哪有什么闲工夫?

何稠精神有点恍惚了,却还执意要送李破出门,被李破死死拦住,等李破走了很久,何稠回到后宅居处,才一揪胡子,竟然忘了问问那些据说是西域传过来的术数之学了。

人老了就是这般,忘性太大,说着说着就把自己最关心的事情给丢在了脑后,下次皇帝出宫也不知是几时。

何稠累的不行,也无心去把皇帝给追回来,以他现在这个状态,李破说什么他估计也记不太清,只能再将养一段时日,皇帝不来的话,他就打算入宫见驾。

何稠在仆人的服侍之下躺在榻上,心情愉快的进入了梦乡,睡前还想着,皇帝真是个好皇帝啊……

…………………………

李破心情也不错,何稠的话他听进去了,所以……他便不着急回宫,径直奔了老丈人的府邸。

在何府没吃饱,他要去找食吃,没有比丈母娘的手艺更能满足他的口腹之欲了。

愉快的一天从吃到丈母娘的吃食开始。

路过一座府邸的时候,李破看了个新鲜,一顶软轿停在府邸门前,周围围着不少仆役,有些人正在敲门,很用力的样子,看上去像是要把那厚重的大门给拆了,只是要费点力气。

门内则传来些叫骂声,就算离着还远,李破也能听到些污言秽语,骂的很是难听。

李破张望了一下,陪在他身边的罗士信兴致来了,“哥哥稍等,俺前去问问怎么回事。”

李破这次出宫有些匆忙,身边只跟了罗士信,还有十几个千牛备身,罗士信很不专业,那些千牛备身就懂事的多,立即上来把李破围在了中间。

李破听罗士信一说,也没拦他,还在他的话后面加了一句,顺便瞧瞧热闹。

又前行了一段,李破看到府门牌匾上写着武府两个字,京中姓武的人不少,不过看这府邸的规模,李破暗道了一声,不会是武士彟那厮的府邸吧?

很快来到门前附近,那边的人也看到了这一行人,人人纵马,身形彪悍,马上刀弓俱全,知道是权贵出行,立即便抬起软轿避在一旁。

轿中隐约传出孩子的哭声,好像母亲还正在安慰,应该是得了禀报,一个妇人还挑开轿帘往这边张望了一下。

八卦的罗士信回来了,顺便也证实了李破的猜测,这里正是武士彟家,至于为什么在这里吵闹,人家也不会告诉罗士信,只说是大门坏了……

可对于千牛备身们来说,京城中的八卦哪能瞒得过他们?有人见皇帝像是很感兴趣的样子,便凑到跟前说道:“启禀至尊,武侍郎娶的继室是杨尚书的堂妹,诞有两女,武侍郎的两个儿子都乃发妻所出,也已成年。

看这样子,应该两位郎君和继母闹起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