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最新笔趣阁 > 历史 > 大明手握国运树家兄皇长孙 > 第2章 皇长孙活了!(求收藏,鲜花,评价票!)
加入收藏 错误举报
换源:

大明手握国运树家兄皇长孙 第2章 皇长孙活了!(求收藏,鲜花,评价票!)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正常情况下,有人去世,要在家停尸几天,这是世代传下来的规矩。

一来是给亲人留下一点缅怀死者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防止假死,这都是古人流传下来的经验。

一般是三到七天不等。

若是国葬,那就更恐怖了,一套繁杂的流程走下来,最少也要折腾个十天半月的。

赶上温度高的日子,怕是肉身都臭了。

好在,朱雄英虽然是皇孙,但还是个孩子,葬礼规格没那么高,只需停尸三天。

即便如此,朱允熥心里也有些打鼓。

但,无论成功与否,必须试一试。

就在此时,礼部那边的祭奠仪式到了尾声。

已经开始向内棺里放陪葬明器了。

只见那位主持仪式的中年官员,一件一件的拿起准备好的陪葬品。

每拿一件,就要高声吟唱一遍明器的名字。

然后送到等候在棺椁旁的几个太监手中,由他们小心的摆放到相应的位置。

一件又一件名贵的陪葬品放进棺材。

折腾了半个多时辰才结束。

向来节俭的朱元璋难得如此大方,足见老朱对这位大孙的偏爱。

一切妥当,主持礼官小心的来到朱元璋面前,深施一礼。

“陛下,祭礼已成,是否让小殿下封棺入陵?”

朱元璋目光一暗,准备下封棺命令。

身后的朱允熥精神一震,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赶忙不顾阻拦,跑到老朱身边,拉了拉老头的衣角。

“皇爷爷,孙儿想最后看一眼大哥,请您成全。”

说话间,一张小脸努力摆出一副伤心不舍的模样。

不知是不是因为有原本记忆的原因,曾经那位小兄长照顾自己的场景一幕幕浮现,竟然让现在这个成年人的灵魂真的生出了几分悲伤。

如果不是努力克制,恐怕真要哭出来。

一旁的朱标原本想要呵斥,见他这副模样,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就在这时,又一道身影跑了过来。

这位就没那么克制了,一边跑一边哭。

“呜呜呜,皇爷爷,孙儿也要见大哥,以后再也见不到大哥了,呜呜呜!”

一时间,鼻涕眼泪全跑出来了。

这架势直接把朱允熥看傻了。

跑出来的这位他也认识,正是自己同父异母的二哥,朱允炆,也是朱雄英的小跟班。

朱元璋欣慰的抚摸着两个孩子的小脑袋。

“好好,都是咱老朱家的好儿孙。”

因为年少时的经历,这位草根皇帝对亲情非常看重。

两个孙子能在这时候跑出来,吵着要看兄长最后一眼,一时间让他老怀大慰。

一旁的太子朱标也有些动容,看向礼官,问道:“如果让他们过去,是否有违礼法?”

老朱虎眼一瞪,上去就给自家儿子一脚。

“去你娘的礼法,长兄如父,咱的孙子要看他们的大哥,怎么就有违礼法了?”

朱标有些委屈的拍了拍衣角。

“父皇,儿臣就是随口一问,没说不让去啊。”

一旁的礼官赶紧站出来:“回陛下,正所谓盖棺才能定论,如今小殿下的棺椁未封,不打紧的,不打紧……”

眼见陛下动怒,他哪还敢管什么礼法,今天他要是敢说个不字,恐怕明天出殡的就是自己了,只得胡诌一通。

听到礼官的话,朱允熥不等老朱发话,立刻朝着棺椁跑去。

多耽搁一会,丹药无效的风险就多一分,可没那么多时间浪费。

一旁的朱允炆眼见皇爷爷没有阻止,也跟着跑了过去。

朱允熥还没进帷帐,就对守在棺椁旁的几个小太监说道:“我……本皇孙要跟大哥说几句话,你们先退下。”

几个小太监只当是这位殿下思念兄长,并没有多想,乖乖的退出帷帐。

朱允熥毫不迟疑的踮起脚把上半身探进棺椁内。

也幸亏小孩子的棺椁比较小,否则以他的小身板,想要爬上去都困难。

只见里面躺着的那位,虽然一副苍白的死人脸,但依然是清秀中透着几分英气。

伸出拿着药丸的小手,迅速将药丸塞进朱雄英的嘴里。

时间紧迫,也来不及思考这么做能不能行,只能死马当活马医,成与不成听天由命。

刚把药丸塞下,后面的朱允炆也跑了进来。

看到那张惨白的脸,先是楞了一下,然后又开始放声大哭,也不知道是真的难过,还是被吓的。

朱允熥也顾不上理会这个小哭包,因为,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朱雄英原本苍白的小脸已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生出了血色。

直到胸口都已经出现了起伏,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了下去。

万幸,皇长孙,活了!

……

(新书首日,数据很重要,希望各位大佬喜欢的给点数据,1000鲜花,50评价票,满足任意一点,首日10更。)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